明代史料简介

1、《明实录》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,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,共计正文133 册,校勘记29册,附录21册,共183册,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,没有标点。市面上也买不到的。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《抄本明实录》,定价过万元。

2、《明史》,二十四史之一,有中华书局点校本,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,共28册。常见,也容易阅读。

3、《国榷》,有中华书局断句本,六册,私修的纪传体明史,未曾刊刻,也未曾被清廷删改,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;

4、《明史纪事本末》,纪事本末体明史,成书在《明史》之前,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,史料价值较高,也因册数少(4册),最便阅读。

5、《明通鉴》,编年体正史,有考异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,册数仅3册,便于阅读。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。

6、《明会典》,官修之政书,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,此书为必读。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。

7、《南疆逸史》、《小腆纪年附考》、《小腆纪传》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,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,又无重印,故不易得。
8、《国朝典汇》为崇祯年间编订,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(太祖直至穆宗)的著作,在清代为禁书,有较多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方面的资料。目前,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。
9、《弇州史料》前、后集,私家修撰之史书,是《明史》的史料来源之一。
参考书:《中国古代史史料学》

一般认为明朝从1368建立到1645灭亡,其间277年。那么,有关明史的书就是记载中其间历史的书。其实,也不尽然。在明朝建立之前,从元末朱元璋投入反元斗争起,明朝灭亡以后,到鲁王、唐王、桂王以至于郑成功的抗清活动等等也都算明史的范围之内。学明史要看的书实在很多。

因为明朝离我们不算太远,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明朝文献特别多。明朝官方和私人都留下了大量记录本朝历史的著作。官方的比如规模浩大的《明实录》,私人的比如郑晓的《吾学编》、邓元锡的《明书》、朱国桢的《皇明史概》,等等。明朝灭亡后,官修和私修的明史更多,如官修的《明史》,私人修的查继佐的《罪惟录》、谈迁的《国榷》、谷应泰的《明史纪事本末》、夏燮的《明通鉴》等等。很多文献不是作为史书出现的,但它们对研究明史极有价值,比如明朝的官书《大明会典》,是一部汇集明朝当时实行的典章制度的书,《大明律》,是明朝现行的法律。明朝还留下了大量的文集、笔记、地方志、档案,等等。近年,也有人开始注意明代的出土文物,但是,因为明朝的传世文献特别丰富,相对而言,出土文物对于明史研究不像汉唐以前那么重要。有关明朝的历史文献,说汗牛充栋一点也不过分。

上面提到的那些书,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些情况。那些书太沉重,初学明史可以完全不必读那些书。

自明朝灭亡后,就不断有各种各样地明史出现。但以科学方法和现代人的观点写的明史书还是清朝灭亡以后的事。不仅因为这时科学民主之风已吹遍中华大地,还因为人们已经更大地摆脱了对于明史的感情羁绊,不论是怀恋明朝,还是批评明朝,都更为理性,更加客观。下面我要介绍的是一些有特色、具有代表性,又容易读的几部明史书。
孟森《明史讲义》中华书局1981年3月出版

孟森先生是当代明清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。这部书是他在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的讲稿。后由他的学生商鸿逵先生整理于1981年出版。

这部书篇幅只有20余万字。本书有两大特点,一,引用原始材料,介绍基本史实,叙事详明,取舍得当。二,评点精辟,高屋建瓴,自成体系。孟森先生教书之当时,如同后来割裂、细碎的教科书体例还没有大行其道,本书更注重历史事实的整体性、系统性,对历史源流脉络,因果变化以及影响历史的关键点把握准确。就对一代史实的概括和宏观把握而言,直到现在仍少有超过它的。

吴晗《明史简述》中华书局2005年7月出版
这是吴晗的一篇讲稿,它选择了明代历史上的几个大事,集中作了介绍,明代的内政外交,主要问题大体都涉及到了,见解独到,是作者研究明史几十年的结晶。本书篇幅小,眉目清楚便于阅读。

汤刚、南炳文《明史》(上、下)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、1997年7月

这是一部篇幅较大的、综合性的明史,上下两册共110万字。本书的特点是比较全,它包括了明史的各个方面,也综合了近十几年研究的成果。

毛佩琦等主编《新编中国明代史》,“百卷本中国全史”之一,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

全书包括明代史政治史、经济史、军事史、思想史、宗教史、习俗史、科技史、教育史、文学史、艺术史共10 册,合装成上下两册,每册10余万字,共159万字。这本书的特点也是比较全,由于是每一部史单独成册,便于阅读。

樊树志《晚明史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

本书记述明代万历元年(1573)至崇祯十七年(1644)的历史。本书的特点是资料详实,分析深刻,见解独到。全书分上下两册,共103万字

顾诚《南明史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

本书记载明朝从崇祯十七年(1644)至清康熙三年 (1664)夔东抗清基地最后被消灭的历史。作者在本书中对明清易代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,对很多混乱的记载进行了考证和澄清。

上述两部书学术性较强,一般读者可能会感到较为沉重。

旅美华人学者黄仁宇的《万历十五年》于1978年在北京中华书局翻译出版。它以独特的叙述方式给读者带来一股新风,使读者可以较为轻松地阅读历史。流风所及,其后,中国内地的史学工作者也写出了一批批生动活泼,写作手法多样的明代历史读物。最近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“明朝皇帝大传系列”(2006年10月出版),就是一套极具可读性的明代皇帝传记。它包括吕景琳的《洪武大帝朱元璋》、毛佩琦的《永乐大帝朱棣》、赵中男的《宣德皇帝大传》、赵毅罗东阳的《正统皇帝大传》、方志远的《成化皇帝大传》郭厚安《弘治皇帝大传》、李洵的《正德皇帝大传》、林延清《嘉靖皇帝大传》、韦庆远的《隆庆皇帝大传》、曹国庆的《万历皇帝大传》、林金树、高寿先的《天启皇帝大传》、张德欣、谭天星的《崇祯皇帝大传》,全套共12部,每部二三十万字,可谓规模宏大。这套书最早由赵中男策划出版,各位作者都是长期研究明史的专业学者,学术性自不待言,其写法也是生动活泼的。我在最近重新出版的这套书的短序中曾说“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”。“其盛大辉煌足以邻人吐气扬眉;其庸鄙丑陋足以令人扼腕叹息;鸿猷远略、暗室阴谋、疆场热血激扬文字,也足以令人浅斟低唱,慷慨悲歌。作为最高统治者,皇帝处于风云际会的核心,作为最终决策低,宫廷是时代百态集中表现的舞台。深入了解了一个个皇帝,也会加深理解这个朝代。”所以,这套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明代史。它既深刻,又好读、好看。

]
]>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